魏名扬
——承继医家渊源,矢志悬壶济世
“今年高考感冒发烧,三门都没考好,比理想分数低了将近20分。”从上海交大附中毕业的魏名扬说,在发挥有点失常情况下,考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5年制临床专业没问题,但他一心要读最长的8年制。

“如果考不上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我就会考虑复读再考!”说这话的魏名扬“霸气”极了。其实,不尽然是这个少年有多傲娇,实在是对专业的无比热爱和坚持。

这个“医三代”家中,一辈子从医的外公外婆还有妈妈不给压力,甚至劝他复读,明年也不必考医。谁知这个每天打篮球又自学做裁缝的大男生,在综合评价录取批次的校测面试中,凭借综评这15%的分数占比,“逆袭”成为上海交大医学院临床8年制本博连读的2020级新生。

魏名扬搬运行李进宿舍

 

 

【祖辈援建,妈妈抗疫】

说起从医,家里人其实并没有特别鼓励魏名扬从小立志,而是非常尊重他自我选择。当然,多多少少耳濡目染,或许就是种子。

外公外婆(前方两人)同框老照片

 

 

 

外公外婆作为医学生,早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国家大西南支援“三线”建设,到了重庆部队医院工作。当时巴蜀之地生活和交通极为不便,特别是当地没有幼儿园,小魏妈妈某种程度上就是医院里的病人和家属,以及护工等带大的。

“他外公外婆手术时,我就坐在外面的小凳子上,等着他们下手术台,有时很晚才能吃上晚饭。”作为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大夫,妈妈马莉告诉我们,半夜里她父母也会被喊去开刀。魏名扬妈妈上小学时,随父母回到蚌埠医学院,一切顺理成章地考了医科,后来到当时的二医大读到博士。

妈妈在实施手术中

 

 

当医生,或许就是守护生命的轮回。此轮疫情之前,妈妈因病接受了一次腹部大手术,本可在家中休养3个月。谁知新冠肺炎暴发,医院里人手紧缺,她在术后没有痊愈的情况下,就去医院察看情况,和家里人念叨着要早些回去上班。在自认为伤口不影响身体活动的时候,她立即终止休假,提前上班。

妈妈与他讨论医学实验课

 

 

魏名扬和爸爸几次听到她在医院工作途中体力不支并发头晕的情况,单位建议她再在家休息几天,至少不要再值夜班了。可妈妈依然没有选择休息,继续和同事医护们并肩“战”在抗疫一线。“因为工作繁忙,母亲甚至也没能送我去参加春考。”魏名扬说。

周末到校领取新生包

 

 

【自理自立,竞争力】

“医生家里的孩子,是不是成绩不太好?”这句面试官的问话,令魏名扬印象深刻。也难怪,这个家,爸爸常常在外出差,而妈妈也似乎在上海本地“出差”。因为在小魏的记忆中,当医生的妈妈总是一早就离家而去,他起床时见不到;等妈妈回家晚饭时,时常要到七八点,“当然还有通宵手术不回家的情况。”

篮球少年魏名扬

 

 

于是,很像妈妈小时候,魏名扬也常由邻居帮忙照顾,读书路上早早地自己坐公交,到初中就独自骑车上下学,回家煮面条充饥。回看儿子的成长曲线,妈妈道出一段最大的“曲折”。

妈妈援摩

 

 

小学二三年级,妈妈随上海医疗队远赴北非摩洛哥援外医疗。这两年,魏名扬除了外公外婆基本看护外,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等我回来时,他明显跟不上学习节奏,四五年级成绩都掉了下来……”于是,魏名扬从民办小学进了公办初中。

魏名扬母子收到录取通知书

 

 

 

不过,他因此培养出的自理自立竞争力逐步释放,沉下心、稳得住,中考时期重拾升势,跨区考到了“更像大学的高中”——交大附中人文班,过上了住宿生活。有意思的是,作为班长的他统计出,全班36人,今年读医的达到四分之一,其中七女两男,有7个都像他一样考了交大医学院。

魏名扬坦陈,在一次生涯规划职业测评中他得到的结果:医生不仅排在前三,而且是最适合职业。家长一直告诉他“从医须谨慎”,而他也见证着家人从医的种种苦,但这一次,魏名扬基本敲定了意向。

与新室友自拍

 

 

【身体棒,手要细】

魏名扬家住一楼,带着地下室。随他入室,才发现这里藏着他有志从医的“秘密”。

这里,当然有他最心爱的篮球。作为高中校队成员,魏名扬的臂膀显得黝黑而健壮。问起打篮球和当医生有何关系,他向记者脱口而出:“医生从早到晚,超负荷运转,首先就是要身体棒。”的确如此,妈妈在旁说,魏名扬的医生外公,已年近九旬,除了血糖有一点点高,什么毛病没有,与年轻时的锻炼无不关系。

魏名扬自己设计T恤

 

特别出乎意料的是,魏名扬的“地下工作室”不止有男生爱好的各种机甲、汽车模型,竟还有不少他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大多带有时装特质。只见他从橱柜里取出一件校服套装里的马甲,“这件马甲比较普通,我正在重新设计和改款。”他的马甲已被裁缝笔在衣领、口袋等处画了白线,“小魏师傅”准备开口子、加附件,让它变得更加立体、有型、帅气。

 

除了借用妈妈的针线盒,这个男生买来服装设计和剪裁书籍不断自学,还配上包括缝纫机具、喷涂罐子在内的各种裁缝装备。难怪当自己高考裸分并不理想时,他一点不慌,也考虑到可以“调个头”走文艺类院校的路。然而,看着他在衣料上穿针引线的样子,让人不由想象得出,大约十年以后,一个在手术台上扎针缝线、治愈伤病的外科大夫。

制作机甲模型

 

 

“医生需要动手能力,还需要沉静专注,”趴在衣服上的魏名扬,身强而手巧,似乎注定承继了医家渊源。

 

 

为魏同学点赞!

为医学生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