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会新课标精神,聚焦大单元教学——体艺教研组教研活动暨体艺信息党支部主题党日
发布日期:2025年04月23日

2025年4月22日,体艺教研组工作会议暨体艺信息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会议在君洪楼301室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领会新课标精神,探讨如何聚焦大单元教学,提升体育与艺术课程的教学质量。体艺教研组党员及体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孙国保老师主持。他首先向与会人员详细介绍了新课标的体能模块要求。孙老师强调,新课标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体能方面,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适应现代社会所需的特殊体能能力。他详细解读了新课标中关于体能训练的各个模块,为接下来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

随后,孙凯文老师进行了题为《体能:更强的看疲劳能力(18-9)》的说课。孙老师围绕引体向上这一项目,详细介绍了课堂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预期的教学效果。他特别强调了通过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学生的看疲劳能力,即在高强度训练下保持体能和注意力的能力。孙老师的说课内容丰富、条理清晰,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在孙凯文老师说课结束后,教研组各位教师纷纷发言,针对说课内容提出了相关建议。孙国保老师认为,在具体实施时还需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丁堂强老师建议在课堂上增加趣味性元素,如通过团队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并关注小肌群的练习手段。杨广老师强调了课程要呈现清晰的动作结构,要聚焦解决什么问题,从学生体质发展出发。陈静老师提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学生的体能数据,以便更精准地评估训练效果。陆虹老师建议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体能训练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曾腾老师认为,孙凯文老师的说课内容很有启发性,他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多进行一些跨学科的合作,如将体能训练与运动解剖学课程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身心素质。张邱萍老师则强调,建议增加辅助练习,并侧重从0到1的提升过程,明确运用了哪些手段。

会议在热烈而有序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与会人员深入领会了新课标的精神,并就如何聚焦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各位教师的发言积极中肯,为今后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同时给孙凯文老师筹备百花杯比赛也提供了更多的思考。

撰稿:体艺教研组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4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