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改革对学科核心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如何基于学情精准施策,通过结构化复习提升高三备考效率成为教学焦点。2025年3月20日上午9:30~11:00,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携手杨浦高级中学,在杨浦高级中学教学楼102教室开展“基于试卷讲评的小专题复习课”的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由杨浦区生物学学科教研员李竹青老师主持,区内多所高中的生物教师参与,交大附中部分生物教师前往观摩学习。
在公开课展示环节,杨浦高级中学梁逸伦老师以高三等级班学生阶段性测试中的典型错题为切入点,聚焦“PCR技术专题”展开深度复习,唤醒PCR程序、条件控制等事实性知识,剖析原理和内涵。梁老师在唤醒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PCR小专题的结构化呈现,打通章节壁垒,通过具体的、特定的情境迁移PCR的应用,培养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点转化为可迁移的学科能力。
公开课展示结束后,梁逸伦老师阐述了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她表示,通过小专题建构的结构化唤醒教学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在随后的研讨点评环节,杨浦区生物学学科教研员李竹青老师肯定了本次公开课展示把握了专题复习的“三要素”——结构化建构、认知唤醒、迁移应用,将PCR技术从考试重点升华为可迁移的科学思维工具。李老师进一步强调“教-学-评”一致性以及开发小专题对于帮助学生理解和迁移知识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在课堂上及时获取学生反馈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留白等策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中学生命科学学科教研员周韧刚老师也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评价与总结。周老师指出,新高考要求学生在复杂情境中调用高阶思维,复习课需从“知识灌输”转向“能力孵化”,鼓励教师们在课堂中遵循“让学生试错在先、教师点拨在后”的原则,帮助学生在未来面对更复杂的问题时能够独立应对。周老师建议教师建立“三维复习框架”——以核心概念为经,以真实情境为纬,以问题解决为轴,通过设计驱动性问题链,帮助学生在建构中理解、在应用中创新,增强学习自信心。
本次研讨活动为高三生物复习教学提供了可推广的范式。教师们纷纷表示,将借鉴“结构化唤醒”策略,针对重难点内容开发专题课程,通过创设科研情境、设计探究任务,使复习过程成为思维品质提升之旅,助力学子在高考中展现扎实的学科素养与卓越的思维品质。
撰稿:郑悦
摄影:郑悦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