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艺苑流长古韵,余亘久一捧丹心"——记 2018 年交大附中研学徽州第二天
发布日期:2018年08月30日

说到徽州,提着古墨浓茶的商人形象便会浮现于眼前。

当地的茶文化,墨文化各成一派,又自然融合在一条条古色古香的大街。

为更好地感受文化,融入徽州,我们分别展开了不同的活动。就由 1 到 6 班,7 到 16 班分别为你讲述交中学生与徽州的故事。

1-6 班

8月29日上午,黄山南麓的江南第一村:呈坎,终于揭开了半掩面的轻纱。呈坎二字对应阳阴。抬目是云雾缭绕的山头,白墙黑瓦的民居蜿蜒至绿意深处。在这里,人类生存、社会和谐、村落民居紧紧维系,不可不谓是一处文化奇迹。

 

 

呈坎依山傍水,其古徽州建筑最为闻名。徽派不同风格的亭、台、楼、阁、桥、井、祠,叙说着惊艳百年的浑厚,精湛的石雕、砖雕、木雕工艺更是巧夺天工。我们还亲手搭建了 “抬梁式—穿斗式” 结合的祠堂构建框架,领略匠心。

 

 

 

午后,烈日当空,我们前往黄山区茶园进行茶艺研学活动。我们每人配备一个草帽,每组两个茶筐,整装待发前往茶园。在讲解员的指导下,我们努力寻找着 “一叶一芽” 的茶叶,时间飞逝,我们的热情却并未消散。我们还观看了茶叶的制作,炒、揉、烘、晒,以及正确的泡茶方法和用茶礼仪。博物馆中茶的历史及文化习俗同样令我们惊叹其底蕴厚重。

 

7-16 班

一早,我们来到了我国四大古城之一——徽州古城。此处于 2009 年进行重建,再现了当年的白墙黑檐,木雕鎏金。置身于此,恍觉百年不过如白驹而逝,而时光留下的风韵仍存。

我们首先来到了徽州府衙。庭院深深,院落设计庄重而不失灵巧。“重利忘义者戒、寄信误人者戒、酷刑枉杀者戒。” 情景剧《三戒碑》中台词和府衙楹联相呼应,生动展现了一位清官的形象,趣味之余亦引起了思考。

 

 

许国碑坊被誉为 “东方凯旋门”,在蓝天的映衬下,唤起同学们对未来美好的期待——两年之后,我们终将凯旋。

 

从陶行知博物馆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学者的情怀,“怀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学者从不应局限于象牙塔之中,先生对于教育的拳拳之心使人动容。

 

 

我们还拜访了制墨、制砚的各位老师傅,学习描金。这是功夫活,考验的不仅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沉静的气质。一位老师傅已从事四十几年,制砚早已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要做一辈子的。”

朴实的一句话,却已让我们看到手艺人的灵魂。

 

 

 

老街寻宝游戏终于来到。在古老的街巷中穿梭,循着香味寻到百年历史的小吃、古玩。不经意间一瞥,生活处处是惊喜。

 

华灯初上,黄梅戏老师的亲切互动将我们带入中国传统文化的世界。我们亦为今天过生日的同学送上了祝福,诸多诚挚之语想必会成为我们青春中最美好的记忆。

文化艺术之美,经百年锤炼,仍氤氲着最初的光彩,震慑人心。

 

 

 

徽州文化,自有底蕴。

 

供稿人:高二年级

图片:高二全体

编辑:杨晓婷,邱诗羽,周静妍,俞天琪

审稿人:张林,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