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选校本菁华明方向,淬炼地理素养启新程
发布日期:2025年10月30日

地理教研组举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

2025年10月30日上午,地理教研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4次教研活动在蘅仲楼215研讨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活动由高二备课组长王旭冏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围绕“甄选校本菁华,融汇多维视角,淬炼高阶思维,厚植地理素养”主题,聚焦校本优化、教学规范、赛事筹备及命题备考等核心工作,凝聚教研共识,明确后续推进路径。

本次会议将校本修订作为核心议题,会议伊始,教研组长黄燕晔老师便提出精研内容提质,明确“三年实践沉淀+核心团队攻坚”的修订思路。首先,要确定修订核心团队,沿用初始校本编写团队,依托校内有三年以上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精准筛选需优化题目——对学生反馈难度过高的题目(如土壤、农业相关拔高题)、跨年级重复题目及适配性不足的题目进行替换或删减,同时保留经典错题供高三复习使用。在提出小组攻坚目标后,黄老师制定了具体的落实步骤,计划预留多个下午组织核心团队逐页审阅校本内容,确保修订全面性。

在充分听取新老教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的校本使用反馈与优化建议后——既有资深教师基于三年教学沉淀总结的“题目适配性不足”“跨年级重复率高”等共性问题,也有青年教师聚焦课堂实操发现的“部分拔高题(如土壤等内容)超出学生认知水平”“参考答案逻辑链缺失导致讲评困难”等具体痛点,教研组对各类建议进行分类梳理与深度研讨,为后续校本修订工作锚定了精准方向。

王旭冏老师建议建立动态反馈机制,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标记问题题目并汇总至各年级备课组长,为修订积累一手素材,避免临时突击导致的内容疏漏。此外,林莉老师针对高三校本答案解析,提出并强调“精准核对+规范格式”,要求教师本周内完成高三校本答案核对,补充简答题因果逻辑链,确保答案既符合教材体系,又能指导学生规范答题。

为提升教学质量与作业实效,会议重申“四精”“三必”教学要求。“四精”即精选题目、精讲重难点、精练分层任务、精批作业痕迹,要求教师结合学生认知水平筛选适配题目,避免无效练习;“三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明确作业批改需留存痕迹(如批注、打分等),同时及时反馈作业问题,帮助学生针对性改进。

此次教研会议围绕“校本提质、教学提效”两大核心,明确了近期地理教学工作的重点与路径。后续,地理教研组将按会议共识推进各项工作,以精准的校本资源、规范的教学管理、高效的团队协作,助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与教师专业发展。

撰稿:郭雨佩

摄影:郭雨佩

审核:张  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