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研校本作业,衔接初高中地理,助力高一教学启航 ——地理教研组举行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3次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25日

2025年9月25日上午,地理教研组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3次教研活动在蘅仲楼215研讨室举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地理组全体老师参加活动,活动由教研组长黄燕晔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围绕“精研校本作业,衔接初高中地理,助力高一教学启航”主题,共同为优化校本作业、完善教学衔接出谋划策。

会议伊始,教研组长黄燕晔老师率先发言,明确本次研讨核心——立足高一学生地理学习现状,以校本作业修订为抓手,既要衔接初中地理知识,帮助学生重拾读图技能等基础能力,又要为高中阶段探究地理原理、培养综合思维做好过渡,同时确保作业难度与体量精准适配学生水平,避免加重学业负担。

在具体修订方向讨论中,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各抒己见。针对作业内容与教学进度的适配性,大家提出,高一地理校本作业需遵循教学节奏,如“宇宙中的地球”相关内容需在对应三节课程完成后布置,避免出现练习滞后问题;高二备课组长王旭冏老师提出,在校本修订中需参考过往成熟题目,保留经典题型,删减不符合上海教材体系、思路偏向人教版的题目,替换为更贴合本地教学需求的情境题,确保学生练习“练到实处”。

随后,高一备课组长彭双双老师聚焦高一学情探讨下一步工作计划。首先指出,关于作业体量与学生接受度,当前学生未反馈地理作业过多,说明现有作业量基本合理,后续修订需维持这一优势,同时控制单次作业时长,如一套校本作业搭配相关练习建议在合理时间内完成,突出“效率优先”原则。此外,考虑到学生水平差异,作业设计可兼顾分层需求,既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拓展性题目,也确保基础薄弱学生能通过基础题巩固知识,避免题目“浪费”或“无效”。

高三备课组长林莉老师根据常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在作业功能与初高中衔接方面,教师们重点强调校本作业的“承上启下”价值。教研组长黄燕晔老师进一步补充到,初中地理侧重表象知识讲解,高中则需深入探究原理,因此修订后的作业需融入初中知识回顾内容,如区域地理、地图判读等,同时逐步渗透高中地理思维方法,比如在气候原因分析、等高线应用等题目中,引导学生从“记忆表象”向“分析原理”转变,为高二综合思维提升与高三复习打下基础。

会议还明确了后续工作安排:一是建立“分工协作+定期研讨”机制,教师们按知识点分工修订作业答案,参考上海教材答题框架精修综合题答案,补充答题思路提示,确保答案标准统一;二是每周教研活动同步修订进展,及时删减不适配题目、替换优质题目,避免集中在寒暑假高强度工作;三是结合学生作业反馈动态调整,关注学生答题情况,根据实际学习效果优化作业内容,确保校本作业始终贴合学生需求。

此次研讨会议聚焦教学痛点,明确了高一年级地理校本作业修订的方向与路径。后续,高一年级地理备课组将按会议共识推进作业修订工作,以高质量校本作业助力学生平稳过渡初高中地理学习,为后续地理教学高效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撰稿:郭雨佩

摄影:郭雨佩

审核:张  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