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四精”作业践双新课改,提化学素养促“双减”落地 ——交大附中化学组举办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日期:2025年09月18日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政策,推进“双新”课改,提升化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2025年9月18日上午,交大附中化学组全体教师齐聚蘅仲楼410教室,开展了一场以“基于四精原则的作业实施”为主题的深度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作业的“精选、精编、精批、精评”四个方面展开研讨,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推动学生化学思维、学科素养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升。

活动伊始,教研组长张立军老师作了《基于四精原则的作业实施概述》的主题发言。他系统阐述了“四精”原则的内涵与实施路径,强调作业不仅是知识的巩固手段,更是思维训练和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张老师指出,教师要结合学情和考情,科学设计作业内容,实现“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

随后,高一备课组长蒋鹏老师以《基于四精原则的作业实施促进化学思维的形成》为题,结合高一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通过基础题巩固记忆、新情境题拓展视野、综合题构建体系等策略,培养学生从宏观到微观的思维转变能力。他特别强调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类型,通过梯度化问题链和思维导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逻辑推理与系统思维能力。

高二备课组长丁晨老师则聚焦《基于四精原则的作业实施发展化学核心素养》,从等级考的改革趋势出发,指出作业应注重知识与现实情境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能力。他分享了高二备课组在综合题设计、错因分析与专题训练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高三备课组长夏卫超老师以《基于四精原则的作业实施形成化学内在逻辑完善语言表达》为题,针对高三学生在语言表达和逻辑构建方面的短板,提出通过精编专题大题、限时训练和面批答疑等方式,强化学生的表达规范与思维严谨性。他还展示了学生在键角解释、分子作用力描述等问题上的进步数据,体现了“四精”操作的有效性。

最后,张珂副校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他在肯定“四精”原则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精修”这一新维度,强调教师应不断反思、修正和优化作业设计,形成“五精”闭环,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他鼓励全体化学教师继续保持教研热情,共同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本次教研活动内容充实、视角多元,不仅为各年级备课组提供了可操作的作业实施策略,也进一步凝聚了教研组的共识与合力。交大附中化学组将继续以“四精”为导向,推动作业改革走向深入,助力学生在化学学习中实现知识、能力与素养的协同发展。

撰稿:方雅君

摄影:方雅君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