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科研

2025年9月15日8:30~9:3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研组在蘅仲楼405会议室召开了集体教研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优化作业管理体系,推动教学提质增效”,围绕“精选、精编、精批、精评”四精原则,探索基础性作业与分层化、个性化作业的有机结合,构建“统一标准+弹性设计”的作业模式。会议由交大附中生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兼教研组长沈桂弟老师主持,张柯副校长和生物组全部教师参加了本次教研活动。
首先,高一备课组长李佳敏老师围绕新高一情况,提出了“筑基铸养,分层提质”的教学策略,其中“筑基”强调夯实学生的生物学基础知识,“铸养”强调聚焦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培育,“分层”强调需要针对合格考与等级考的学生进行差异化作业设计,“提质”强调通过分层训练,让不同目标的学生都能在适配练习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同时,李老师还根据自己上一轮三年的经验,提出了高一第一学期的实施方案——课堂引趣,精抓重点;练册筑基,精固根基;校本分层,精设作业;每周答疑,精解困惑;协作交流,精进共进。对于未来一学期的备课组活动展望,李老师也提到要进一步加强集体备课,围绕周豪老师开设的AI相关公开课展示进行高一专题教学研讨,并建立共享文件夹,形成资源库。
紧接着,高二备课组长赵怡珊老师介绍了高二生物备课组的一个总体规划——“平行班特色班作业分层双规并行”模型。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赵老师首先在暑期对学生进行了调研,明晰了学生希望练习中增设难题、大题的诉求。赵老师围绕四精的各个方面,介绍了备课组已经和计划实施的举措:通过优化校本,增加不定项选择,提升挑战难度以达到“精选”;平行班增设年级错题本,特色班增设每章测试卷,以此达到分层“精编”;平行班全批全改,特色班注重简答题的批改,以此达到“精改”;利用暑期录制讲解视频,侧重解答学生的疑惑以此达成“精评”。同时,赵老师也提到对于平行班、特色班分层双规,不要遗忘在其中搭建合适的弹性通道,给学生提供随时向上的动力。
高三备课组长孙向朋老师以“四精冲刺,靶向登峰”为主题,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高三等级考全周期对精准拔尖计划:精筑根基,考点攻坚(一轮复习的固本行动);限时精炼,分层进阶(限时作业的提能训练);动态分层,精准补缺(答疑环节的针对指导);情境仿真,能力进阶(周末训练的实战演练),最终在教学层面达成“以学定教,分层施教”的教学模式。
随后,两位年轻教师郑悦老师和许馨怡老师分别结合自己当前在高二、高三年级的任教情况阐述了自己作为年轻教师在各备课组的各项举措下对于教学的感受和理解,郑老师提到自己在高三各任课老师的帮助下,逐渐开始尝试对不同班型如平行班、特色班、新疆班进行分层教学。许老师提到自己在参与答疑详解的过程中,逐渐体悟到了抓住重难点的精髓,对于全国课程标准和上海市考试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作为常年在高三,这一年又回到高一的周豪老师,他在听完各备课组的计划后,根据自己多年的高三经验,对高三第一学期的教学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一方面,不要忽略学生错误率低的题目,要注意扫清盲点,另一方面,在高三一模后考虑到学生即将参加春考,高三备课组可以尝试采用跨学科教学,例如使用生物方面的英文文献供学生学习,以此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后,张柯副校长在总结环节对三位备课组长的学期计划进行了高度的肯定与赞扬,他指出高一备课组对于校本的编写与修订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网络化的重视;高二备课组设立的年级错题本值得各学科推广;高三备课组及时向学生反馈了限时作业的情况,通过设立周中章节卷+周末仿真卷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阶段性进步与综合性发展。同时,他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个备课组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核心目标:高一要激发学生的生物学学习兴趣,高二要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突破难点,高三要真正做到查漏补缺,提升素养。
撰稿:许馨怡
摄影:郑悦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