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科研

2025年5月15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届教学新秀大赛(物理场)顺利举行。在创生楼实验室里,物理教研组的李晓虹老师带来了一堂优化精度、渗透学史的公开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于“误差”处见真章》,崔浩群老师呈现了一堂突出推理、关注活动的公开课《天然放射现象》。来自本部和分校的物理老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公开课《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于“误差”处见真章》的课堂上,李晓虹老师首先回顾上节课同学们运用传统实验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结果,引导同学们对自己猜测的误差进行分类。第二阶段,在李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提出自己的实验优化方案,再具体通过光电门传感器和DIS系统,验证是否优化了实验的测量误差。第三阶段,回顾学史,李老师从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讲起,介绍了人们在不断追求更小误差、更高精度、更优技术的过程。像这样递进式的开展教学,既实现了对传统实验的回顾,又通过数字化手段改进了实验精度,以小见大地引导学生体会人们提高测量精度的不懈努力,很好地落实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素养培育。
在公开课《天然放射现象》的课堂上,崔浩群老师基于双新理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打破教师“一言堂”,突出学生“做中学”。在放射现象的学习时,崔老师通过课前预习、课上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放射性射线的分类上,崔老师从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基于电场、磁场的现象,从证据的角度分析射线的特点。在衰变规律的分析上,崔老师以啤酒泡的体积为喻体,开展模拟实验,学生记录啤酒泡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得到半衰期的概念。像这样创造性的实验教学,让学生不再畏难抽象的知识,不仅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还渗透了模拟实验的思想和分析证据的意识,有利于学习有关概念。
此次公开课,不仅展示了李晓虹、崔浩群两位新老师在陈暄、陆栋梁、王晓敏老师的带教下勇于革新、敢于放手的教学风采,也体现了交大附中物理组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组室风格。交大附中全体教师将不断在“双新”工作中积极探索,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撰稿:胡名翔
摄影:周之翌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5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