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科研
2024 年 11 月 21 日下午 13:10 - 15:30,交大附中语文组见习教师说课和评课教研会在仰晖楼 615 隆重举行。此次教研会由沈文婕老师主持,语文组全体教师出席,充分展现了学校对语文教学的高度重视以及对见习教师成长的殷切关怀。
教研会为见习教师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交流学习的平台。三位见习教师蔡雨晨、韩超和黄鸿辉分别就自己的教学设计展开介绍,他们的分享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教学风采,也为其他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和启发。与会老师们认真听取,并积极分享自己的心得,这种互动交流的氛围有助于提升整个语文组的教学水平。
蔡雨晨老师分享了关于《峨日朵雪峰之侧》的精读教学设计。她深入剖析了这首诗中的众多审美意象,如峨日朵之雪、石岩壁蜘蛛等,营造出凝重壮美的意境氛围。蔡老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昌耀在诗歌中所展现的博大的生命意识,感受诗歌中蕴含的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通过对作者昌耀的介绍以及诗歌创作背景的讲解,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蔡老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多样,采用讲授法、朗读法、探究法等,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韩超老师对《红烛》教学分享了自己的思路。他以闻一多先生的《红烛》为教学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领悟文义、体味文章中所蕴含的感情。韩老师的教学目标明确,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同时,引导学生品味文中关键词语,深入理解诗意诗情,更好地欣赏诗句。在教学过程中,韩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多方面的能力。他以生动的导入新课,介绍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让学生对诗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通过诵读环节,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在研读诗歌部分,韩老师引入了 “意象解构” 的概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一意象如何抒情言志。他还通过分析红烛的象征意义、把握诗歌的意象、了解反讽手法等,引导学生感知《红烛》体现的 “三美”。
黄鸿辉老师分享了自己关于《沁园春・长沙》的授课构想。他以毛泽东的这首词为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领略伟人的豪迈气概和青春激情。黄老师的教学设想注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认真品评诗词中壮美的意象,领会其中蕴含的豪迈气概,并探究出鉴赏诗词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在教学过程中,黄老师通过介绍写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和时代意义。他还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之美。在分析诗词内容时,黄老师引导学生从 “看” 字入手,领略诗人所看到的秋景,感受诗词中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秋色。通过对诗词中几个传神动词的分析,如 “染”“击”“翔” 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用词之妙。最后,黄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性升华,让学生感受到诗人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此次教研会为见习教师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提升语文教学水平,推动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首先,说课和评课活动为见习教师的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持。通过分享自己的教学设计,见习教师们不仅能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采,还能从其他教师的反馈中获得宝贵的建议,从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这种交流也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激发了大家对教学创新的思考。
其次,教研会有助于更新和深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在准备说课和参与评课的过程中,教师们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学科知识。例如,在分析教材、设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等方面,教师们需要结合最新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这种持续的学习和研究过程,促使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再者,教研会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们在交流中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尝试,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这种积极的交流氛围有助于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探索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此外,教研会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在教研会中,教师们可以相互了解、相互支持,共同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这种团队合作的氛围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还能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总之,此次交大附中语文组见习教师说课和评课教研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推动了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加强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学校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撰稿:赵颖超
摄影:赵颖超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