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教师成长系列(八):在规范中成长——2024年见习教师督导课顺利进行(化学学科)
发布日期:2024年11月21日

本周,2024年见习教师督导课顺利召开,此次活动聚焦课堂教学规范,旨在进一步提升见习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专业成长,并展现学校教师队伍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11月20日14:00,在创生楼114,三位化学见习教师依次呈现了不同主题精彩纷呈的课堂。活动邀请了来自校外的督导专家和校内资深督导组成员深度参与,通过听课、评课等方式,对见习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面指导和评估。

在化学组的展示环节,三位见习教师各自精心准备了与真实情境紧密关联的授课内容,教学设计脉络清晰,学科知识境脉、活动问题境脉、核心素养境脉一一对应。课堂上,他们注重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提出合理假设、设计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发展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这三节课的展示,不仅体现了见习教师们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彰显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李晓晴老师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铁锈展开,围绕铁锈的处理方法,结合学生初中已有的基础知识,首先从得失氧的角度过渡到化合价角度分析氧化还原反应,进而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并形成有趣的口诀帮助学生进行总结。接着通过演示和氯化铁有关的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最后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含铁水处理剂——高铁酸钾与水反应的产物,并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分析高铁酸钾的净水原理,进而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最后通过揭示高铁酸钾的制备原料之一——铁锈,让学生学会辩证的看待化学物质。

王炀老师香蕉催熟与保鲜带领学生认识乙烯,引导学生认识乙烯的结构,并认识到与之前学习的乙烷的区别,在对性质与结构的对比中,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素养。然后通过对键能数据的分析和实验的探究验证,引导学生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在提出假设与实验论证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然后借由乙烯与溴水和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不同现象,让学生认识到条件的变化可能引发反应的变化,体会变化的思想。最后利用身边各种各样聚乙烯塑料带领学生探究聚乙烯的结构,认识聚合物与加聚反应,在身边的例子中,体会化学与社会密不可分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方雅君老师整节课围绕用于自来水消毒的含氯消毒剂展开,首先通过氯气用于自来水消毒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氯气与水发生反应的产物,使学生在实验设计、现象观察、结论总结的过程中,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究的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接着通过自来水运输过程中余氯减少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对比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的成分,发展证据推理的能力。通过实验事实和文献资料了解次氯酸的性质,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整节课逻辑清晰、学生积极探究,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认识到化学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巨大贡献,增强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此次活动的圆满落幕,不仅为见习教师铺设了展示自我、汲取经验的道路,也极大地推动了学校教师队伍整体能力的向前迈进。

撰稿:李晓晴 王炀 方雅君

摄影:夏卫超 曹东旭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4年1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