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科研
为践行普通高中生物学“双新”理念,聚焦课堂质量提升,2024年3月14日9:00-15:30,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生物教研组在仰晖楼一楼报告厅开展了跨省跨区的生物教学交流研讨活动,共同商讨生物学“双新”实施的有效路径。本次活动由生物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兼教研组长沈桂弟老师主持,江苏省陈维生物学名师工作室成员、教育部“双名计划”闫白洋名师工作室成员以及交大附中生物教研组成员参加了本次联合教研活动。
上午9点研讨活动正式开始,交大附中副校长黎冀湘老师首先代表学校向校内外各生物名师工作室成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交大附中生物教研组本次教研活动的顺利开展表示重视与支持,希望各位教师以此为契机,相互研讨学习,碰撞出教学的火花。
随后,分别在交大附中心理教师朱珠老师和生物实验员邵倩老师的陪同下,各位老师参观了交大附中的两大拔尖人才培养中心——生涯发展中心与实验创新中心。在生涯发展中心,各位老师体验了学职VR立式一体机、外科手术模拟、在线职业测评,参观了交大附中的乐高墙、情景分析室、放松室、沙盘室、宣泄室,并对交大附中专业化、系统化、精准化的一站式学生生涯指导平台表示赞许。在实验创新中心,各位老师参观了化学魔法屋、植物温室、OM创意实验室、FTC机器人实验室、远程教育实验室,惊叹于交中学子活跃的创新思维与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回到主会场后,各位老师关于“双新”背景下命题设计与教学策略进行了经验分享与交流研讨。首先,交大附中高三备课组长周豪老师代表高三备课组,以“求实创新重课标,以评促教提素养”为主题,结合近期高三摸底考试卷,从考试目的、试题命制、试卷考察内容、得分率情况、难度结构、成绩对标分析、问题与对策、典型例题分析等角度,进行了命题思路与教学经验分享。周老师建议教师教学要注重强化对学生实验探究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提升学生的信息提取、逻辑推理、整体迁移、模型建构等综合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接着,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交大附中教研组长沈桂弟老师以“平衡‘教·学’与‘考·评’的支点——命题”为主题,进行了试卷命题的微研讨报告。沈老师明确提出命题要遵循“三有”准则,即有依据、有目标、有要求。沈老师强调,命题的依据应来自于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命题的目标要指向检测知识、考察能力、发现问题、改进教学,命题力求内容有广度、能力有梯度、立意有高度、目标有精度、情境有亮度,只有这样的命题方式才能真正检测出学生的学业水平,才能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随后,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省级工作室主持人陈维老师以“以数字化激活学科教育新动能”为主题,进行了高中生物学混合式教学实践探索的微研讨报告。陈老师团队以ARCS动机模型为视角,创建了生物学SPOC教学平台,统整在线学习、学情诊断、智能评价为一体,实现了以“融”通学、以测辅学、以评促学,也用实证研究验证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学生能力水平提升的积极作用。陈老师表示,教育数字化赋能教育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质量,推进教学结构向“师-生-机”三元教学结构转变。
中午休息洽谈片刻后,下午的专题讲座于13点正式开始。华东师范大学李增娇副教授,作为《生物学教学》常务副主编,受邀开展了关于教育教学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技巧的讲座。李教授以于漪老师为例讲述了教育家精神,介绍了受到普遍认可的论文写作方式与投稿顺序,并从量化论文与质性论文两个维度介绍了生物教育论文的“三明治”结构,深入浅出地讲述如何才能写好生物学教学论文。此外,李教授以《生物学教学》杂志为例,从投稿前、投稿中与投稿后为各位教师阐明了论文投稿的基本环节,以提高论文投稿成功率。
最后,国内顶级人工智能专家、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创新”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黎教授介绍了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的应用发展战略,并从掌握提示语设计技能、提高大模型的准确度与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三个方面,阐明了如何才能做好“人工智能+教育”。黎教授注重情境式的深层次探究教学,认为国产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平台在教学中应用的技术日趋成熟,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会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带来新的变化,有助于教师大规模地因材施教。黎教授现场演绎的秘塔AI检索教学策略、人机对话润色论文,无不让在场教师惊叹于现代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之快。
本次跨省跨区生物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双新”背景下的生物学科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启发和思考。交大附中生物教研组教师将继续立足“双新”,创新进取、团结协作,聚焦学科建设,从课程建设、课堂建设、教科研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功能等方面着重发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学科育人能力提升。
撰稿:郑悦
摄影:孙向朋
通讯:韩冰
审核:张珂
部门:教研处
2024年3月15日